雷沃重工最近火了。该公司生产的农业机器人阿波斯拖拉机在央视《经济半小时》栏目中,以高科技农业代表的形象出镜,刷新了大家对于农业生产方式的认识。作为国内行业龙头企业,雷沃重工2016年获得国投创新投资后,积极进行海外并购,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公司通过在意大利设立研发中心,吸引国际一流研发人员进行正向开发,攻克动力换档难题;通过收购意大利百年品牌阿波斯,搭建了国际化高端农机平台。有关数据显示,雷沃产品对我国小麦机收、水稻机收、玉米机收的贡献度分别达到60%、30%、30%以上,耕种收综合贡献度达到40%以上。可以说,雷沃重工在农业装备产品领域的创新与投放直接影响到了国内农业生产方式。
5月上旬正是番茄移栽的时节,在新疆乌苏大湾村的这片番茄地里,一台拖拉机正在田间缓缓行驶。拖拉机走过的地方,一卷卷崭新的农用薄膜整齐并行,拉出三条平行的透明带,肉眼几乎看不出有什么偏差。从远处判断,驾驶拖拉机的应该是一位驾驶技术十分老道的师傅,可记者走上前仔细一看,驾驶室里居然没有人!
原来,今年春天雨水有点多,为了抓紧时间,不耽误播种,新疆乌苏大湾村的村民耿守河专门租来了最先进的拖拉机铺膜机,抢播番茄,加上导航,这车需要18万元。
新疆塔城合礼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 耿守河:主要是速度快,白天晚上都可以铺膜,晚上关了大灯也可以铺膜,铺的一样,质量都挺好的,跟白天一样,所以这个东西是好东西,去年租了,我今年在高强这准备再买上几台。
这台拖拉机不仅能做到无人驾驶,还能白天和晚上一直干活,背后全靠农机技术员王辉正在调试的这套自动导航辅助驾驶和作业系统。
雷沃重工农机技术人员 王辉:这个地块采集一次,以后不用再采集了,它就会记到电脑里面,下次再来这个地块,去干活的时候,直接选择这个地块,点击确定就可以在这个老地块作业了,自动的。
今年41岁的杨新,是当地一位普通农民,和这片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无人驾驶" 的拖拉机,他以前只听说过,从来没见过。今天算是开了眼界,于是一直围在技术员旁边,就想搞明白拖拉机到底是怎么干活的。
从采集地块数据、设置作业幅宽、到调节机具偏移值,杨新跟着王辉每一步都在旁边认真学习。当看到导航系统引导拖拉机自己下地干活,杨新非常激动。
有了无人驾驶导航系统,杨新这样没有驾驶经验的农户,也能操作拖拉机,播种、施肥、起垄样样都能行。
下午三点,村里突然刮起了五、六级大风,沙尘夹杂着黄土,田间能见度不足100米,如果不是 "无人驾驶" 拖拉机,田间作业将很难进行下去。
雷沃重工农机技术人员 王辉:能见度比较低,如果人工开的话,他看不到航线,播种的质量会下降,但是导航不存在这个问题,只要卫星信号好,播种质量都是那么高、那么直。大风天要是自己开拖拉机,那轨迹就跟蛇一样。
种植大户高强第一次接触导航时曾经嘲笑,吃饱了撑的才会给11万的拖拉机,装上17万的导航系统。万万没想到,2014年他却成了全村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那时候村里人都等着看他的笑话。
花这么多钱值不值?高强当时心里也没有底。2014年春天,高强开始第一次使用导航系统在家门口一块70亩的地块上播种。
算下来,用导航播种,70亩的土地,竟然比人工播种多出了两亩地的产量。差距真的像高强说的那么大吗?高强与技术人员王辉在田间随机找了两块棉花地,测量十组数据。一块人工播种的地块,十行下来总共宽了25公分,累计误差25公分。
高强:25公分1,700米长,算一下,就是浪费了0.64亩地。116亩地里面浪费了0.64亩地,1,000亩少了六亩地,少收多少,一亩地1,000块钱,少收6,000块钱。
而导航系统播种几乎没有误差,不仅人工费少了,土地的收益也增加了很多。如今,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以每亩30元的价格,向高强租用 "无人驾驶" 拖拉机。而作为村里最敢闯的80后,高强又对家里一台刚买的采棉机动起了脑筋,希望技术员王辉帮他出主意。
在高强家的高科技采棉机作业效率高,但是因为现在驾驶员都是在国外培训的,工资非常高,月薪都在十万块钱,他希望王辉能将现在导航的数据植入到采棉机里面,实现大面积的无人驾驶,无人操作这一块儿。
王辉也在琢磨,怎么能把导航系统用到更多的机器上去,实现更多的自动化。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数字农业。这也是像王辉这样的农业技术人员一直奋斗的目标,而更多的机器人正在实验室里等待走进田间地头。
中国,人类农业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历史上无数农耕技术的创新在这里发生,成就了华夏文明的辉煌。今天科技正在为传统农业注入新的活力,一个农业科技新时代正在向我们走来。
中国工程院院士 罗锡文:传统的农业需要革新,需要找到一个新的渠道,靠什么?靠机械化、靠科技,只有提高机械化水平,才能够更好走进农业生产发展,精准农业或信息化农业,更是把农业机械化提升到更高水平。
半小时观察:智能化助力乡村振兴
不仅是工厂,近年来农村同样面临"用工难、用工贵"的难题。显然用传统的思路已无法解决人工成本的难题。
如今,在农田里,无人驾驶的机器已可以完成播种、收割,而更多机器人则在学习摘葡萄、摘草莓这样的高难技术活,自动化、智能化正引领着中国农业向智慧的方向飞速奔跑。
相信在未来,从没扛过锄头的人也能成为种田的好把式,同一块土地将能孕育出更多的硕果。科技正在把这些不可能变成现实。